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管理论文张英著作(张英书至)

张英著作(张英书至)

发布时间:2023-05-24 17:00:17编辑:小编归类:管理论文

1. 张英著作

从张廷玉到李公麟,从左光斗到方苞,桐城名人何其多。

虽然如今的同层名不见经传,但历史上的桐城名人辈出,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桐城派盛极一时出了很多的文豪大家,在当时相当具有影响力。

不过有句话叫“枞阳出人,桐城出名”,历史上的桐城与枞阳属于同一个县,当年很多记载中出身桐城的名人里,有相当一大部分都属于如今的枞阳地界。

张廷玉

张廷玉是清朝雍正时期的重臣,其父亲张英乃是康熙帝时代的文华殿大学士。

康熙三是九年,张廷玉考中进士进入南书房,雍正帝登基后,深受器重信任的张廷玉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殿阁大学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学士与首席军机大臣。

整个张氏家族都非常显赫,张廷玉家祖孙三代都入值内廷,满门朱紫。

雍正帝驾崩时,张廷玉与鄂尔泰、庄亲王一起被任命为顾命大臣。

乾隆帝登基后,对于当年雍正时期的旧人多有打压,张廷玉也不能幸免,不过张廷玉最终还是按照雍正帝遗诏,得以配享太庙,成为清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李公麟

宋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因其常年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号龙眠居士。

李公麟出身桐城当地的望族,家中非常富有而且典藏很多,所以使得李公麟从小就博览群书擅于诗文作画等等,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私交甚厚。

不管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李公麟无所不通也无所不精,尤其在书画方面造诣最高。

李公麟尤擅画马,苏轼等对其赞不绝口,《五马图》等稀世珍作都出自他手,北宋时代认为李公麟的白描画当世第一,时人将其与唐代画圣吴道子并称。

左光斗

出身明朝的安庆府桐城县,属于如今的枞阳县横埠镇,明末的东林六君子之一。

明万历三十五年的时候,左光斗进士及第成为中书舍人,之后成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与左佥都御史等,因其铁面刚正,被称作“铁面御史”。

在晚明时期,左光斗是难得的一股清流,他为挽救明朝江山做出了大量努力,可惜回天乏术。

天启四年,左光斗弹劾魏忠贤失败,导致自己被关入诏狱受到严刑拷打。

第二年,左光斗在诏狱内被害,享年五十一岁,直到崇祯帝登基后,左光斗得以平反,并被追赠为太子少保。

戴名世

戴名世出身贫苦,但从小就用功读书,清康熙二十六年时,以贡生的身份考补正蓝旗教习并授知县,但他执意不肯就任。

因为戴名世心气太高,所以一直过着冷落孤苦的生活,在京中引人侧目。

当时戴名世与方苞等同样出身桐城的文人聚在一起,做诗文以针砭时弊,引起大量勋贵的敌视攻击,但戴名世等对于古文振兴的努力,还是促进了桐城派的正式诞生。

康熙四十一年,戴名世的《南山集》问世,然而这本让其流芳百世的佳作却也让其惹来了杀身之祸,在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之后,戴名世被害。

姚鼐

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派三祖”。

乾隆二十八年,姚鼐中举,十年后担任四库全书馆的纂修,但第二年的时候,姚鼐就借口生病辞去职务回到了家乡。

姚鼐归乡后到处讲学,先后在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等名学讲课,培养了大批弟子。

姚鼐是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他发展与完善了桐城派的文论,贡献地位非凡,桐城派早期的骨干力量也大多都是由姚鼐培养起来的。

姚鼐去世时,桐城派在古文领域的地位已无可撼动,成为后来百余年的主流学派。

方苞

方苞的先祖出身徽州休宁,在宋末元初迁至桐城,康熙七年方苞出生在江宁府的六合县,从小开始方苞就极其聪慧,五岁已能背诵整段的经文。

康熙三十一年,方苞入国子监以文会友,被称作“江南第一”,

受到南山集案的牵连,方苞原本也被定为极刑,但他在狱中仍旧坚持著作,之后因为重臣李光地等极力营救,方苞被破格赦免 ,入旗籍,还得以进入南书房。

雍正时期,受张廷玉影响,桐城派文人受到重视,方苞的处境有所好转,他与姚鼐、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在桐城派影响力巨大。

刘大櫆

安庆府桐城县人,如今属枞阳县汤沟镇。

年轻的时候,刘大櫆的文学才华丝毫不逊色于方苞,他在雍正四年抵达京师之后,很快就造成了轰动,但他每每参加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他也是方苞的门生,刘大櫆在京师的时候,诸多的文人士大夫都愿意与其结交,乾隆元年刘大櫆受方苞举荐应征博学鸿词科,结果被张廷玉阴差阳错所罢黜,张廷玉事后深感懊悔。

刘大櫆晚年的时候,游历四方讲学,其门下弟子众多,其古文主张也广为流传。

作为桐城派三祖之一,刘大櫆也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中的中坚人物。

吴樾

吴樾的家境清贫,但他从小喜好读书,却尤其厌恶八股文不肯入仕,长大之后在江浙一带到处游历,亲眼目睹当地的文明开化之风。

在其堂叔吴汝纶的推荐下,吴樾在保定高等学堂就读,并阅读了大量革命书籍。

从此之后,吴樾的志向从立宪变成了光复,他与蔡元培、章太炎、秋瑾、陈独秀等人关系非常亲厚,并且在蔡元培引荐下加入光复会。

吴樾成立北方暗杀团,1905年清廷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为揭穿清廷糊弄人的把戏,吴樾怀揣炸弹亲自去暗杀五大臣,可惜失败,年近27岁。

吴樾牺牲后,孙中山先生亲自撰写祭文“爰有吴君,奋力一掷”。

严凤英

因为父母离婚,严凤英在四岁的时候就随着祖父母生活,在当地的生活中学习了大量采茶调与民歌之类,抗战之后,她跟着父亲学习京剧。

严凤英非常有天赋,而且勤奋刻苦,虽然她唱的肯好,但当时风云变幻,她只能在各种颠沛流离当中,默默等待着时机。

建国后,严凤英的事业走向辉煌,她成为了黄梅戏艺术的发展缔造者,让黄梅戏这个原本地方上的小戏种,逐渐成为名闻天下的艺术。

毛主席等都观看并赞赏过严凤英,她也被称作“黄梅戏界的梅兰芳”。

2. 张英书至

译文:

收到一封家书,结果内容是关于建房占地闹起纠纷的。让他三尺又怎样呢,看屹立的长城万里,可还仍见得到当年的秦王?

全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出自清朝大臣张英的《让墙诗》,他是张廷玉之父,著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

扩展资料:

背景: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3. 张英席代表作

王静,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2004年因演出歌剧《我心飞翔》女主角杰弗琳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表演奖、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戏剧表演一等奖,该剧获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她声音细腻、声情并茂是军内外声乐界一位实力派演员,被誉为“歌剧的常青树”。

4. 张英书法家

1、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2、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3、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4、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5. 张英的书法

桐城是中国安徽省桐城市的简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桐城区域内,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和历史名人,包括:

1. 革命先烈严登山:严登山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革命先驱,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过许多要职,被誉为“抗日名将”、“革命先驱”。

2. 文化名人项脊轩志:项脊轩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项穆的遗物,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

3. 科学家李约瑟:李约瑟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他在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如发现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和科学成就。

除了这些名人外,桐城还有很多其他的杰出人物,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等。桐城地区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辈出的地方,被誉为“文化名县”。

6. 张英的故事

相传当年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内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此事亦传为佳话。

有诗证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7. 张英是谁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源于张英。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

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

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8. 张英的作品

答:豫剧主唱是张晓英。

张晓英,原名张英,1971年05月18日出生于河南禹州,毕业于河南省许昌市戏曲学校,现属河南省曲剧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擅长豫剧、曲剧、越调、小品等,主攻黑头和彩旦。

2005年荣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曲擂台擂主。2008年拜豫剧“黑头大王”兰力为师。2015年荣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二十年争霸赛银奖霸主。2015年获得中原第一女丑奖。

1989年,张晓英从戏校毕业后进入禹州市豫剧团工作。由于行业不景气,张晓英于2003年决定脱离剧团,独自下海,走穴演出。

2005年,在好友的“怂恿”下,张晓英参加了河南卫视改版后的第一期《梨园春》,凭借一段包公戏《探阴山》唱腔,张晓英拿下了这一期的擂主之位,并在2008年拜豫剧“黑头大王”兰力先生为师。

2011年,张晓英通过“人才引进”入职河南省曲剧团,成为一名正式的彩旦演员,后又成为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先生的唯一女弟子。[4]同年9月7日在第二届曲剧艺术节,中国曲剧十大新秀,评选活动中荣获提名奖;12月26日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小品《桑林收子》在第五届黄河北小戏小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表金奖。

2012年9月《桑林收子》在第九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中捧获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最佳推荐剧目

2013年5月以原创小品《教闺女》在第六届黄河北小戏小品大赛中,荣获金奖。同年9月21日至25日,由河南省曲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张英主演的《桑林收子》一剧参加了在山东滨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并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

2014年,《梨园春》举办二十年戏曲擂主争霸赛,张晓英作为2005年的优秀擂主,获邀再次登上《梨园春》的舞台。这一次,张晓英一改往日的黑脸包公形象,以“全身紫哇哇,双颊似桃花,发辫翘尾巴,发梢带个花”的女丑形象,站在了舞台中央,大放异彩,获得了银奖霸主的荣誉。并于次年获评河南娱乐盛典“2015年度最逗乐女丑奖”。

2016年4月在中国·宜兴梁祝戏剧节上拔得头筹,喜获“中国戏曲红梅金花”荣誉称号。

2022年,参加《2022河南春节晚会》,参演《虎年狂响曲》。

2023年2月4日,参加的《2023元宵奇妙游》播出,与胡希华演唱《大戏登场》。

张晓英在电影《满江红》中一共唱了7个小段的配乐,每段配乐都在20秒左右,加起来一共100多秒的配乐。

为了这100多秒独具特色的配乐,她和配音团队足足磨了将近两个月。

她选取的豫剧唱段有《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探阴山》、《下陈州》。

《满江红》豫剧配唱,将豫剧融到快节奏的电子乐当中,一开口唱,就能让观众听懂是河南戏,正是这种豫剧和电子乐的新尝试,让《满江红》中张晓英演唱的这几个片段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喜爱。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istp论文(IST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