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医学论文药物论文3000字(药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药物论文3000字(药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发布时间:2023-06-03 17:50:07编辑:小编归类:医学论文

1. 药物论文3000字

我就是学药物制剂专业的,大学的前两年都是基础课,最多也就是专业基础课,比较有用的就是药物分析(仪器分析)了,做论文时有用。

后两年比较重要的是临床药理学和药剂学,如果将来你想进医疗机构,临床药理学比较重要,进药物研发生产机构就是药物分析和药剂学比较重要了。

2. 药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药学毕业论文比较好写的题材:

1、薜荔果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2、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百香果果皮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3、甘草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4、花椒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5、生姜中活性物质糖蛋白的提取工艺及抗菌活性

3. 药物论文怎么写

  构效关系没有普遍规律,自从Hansch提出用回归方程来表示构效关系以来,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发展迅速,将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指数和分子连接性指数等引入到Hansch方程中,使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更趋成熟。

  

一:构效关系指的是药物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狭义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广义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对象则是一切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农药、化学毒剂等。  最早期的构效关系研究以直观的方式定性推测生理活性物质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进而推测靶酶活性位点的结构和设计新的活性物质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定量构效关系成为构效关系研究的主要方向,定量构效关系也成为合理药物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程度,宏观上将药物分为非特异性结构药物和特异性结构药物。前者的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主要是由这些药物特定的理化性质决定的。而多数药物,其化学结构与活性相互关联,药物一般通过与机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然后发挥药效,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官能团分布、分子的外形和大小及立体排列等都必须与受体相适应。

4. 药物的论文题目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

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5. 关于药的论文3000字

选择药品生产技术论文的选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当前热点和前沿领域:关注国内外医药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

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某种药品生产工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技术创新和应用价值:研究某种先进技术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前景等。

6. 药物学论文

中国医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同,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的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胚胎期,二、形成期,三、成熟期,四、发展期。下面就详细介绍中国医学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

  一、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从周秦到中唐,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875年。大量的医药史实,被分散地收载于甲骨卜辞和各类典籍之中,为医学史的创立,准备了丰硕的史料基础。司马迁的《扁鹊仓公列传》是为医学家传记之滥觞。

  中医药学,从“神农尝百草”的年代,发展到周秦之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造就了不少着名医家,撰述了不少医学着作,医学也有了初步的分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客观上已为医学史的修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但是,限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各个学科之间还缺乏明确的界定。因此,在非医学的着作中,记述着不少医学的内容。在商周的甲骨卜辞中,有关疾病的卜辞,就记述了当时的病名和治疗的内容,以及原始病历的史料。_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记述了近卯种-药用植物的产地、形状、采集,以及防病治病等内容,瑢科学与神话于一炉的奇书《山海经》,记载了140种药物,其中植物药59种,动物药83种,矿物药4种。还提了两种可供避孕的药物,可以说是最早的避孕药记载。《周礼?天官》中记载着医事制度等内容。曹植的《说疫气》记述了东汉建安22年疫病流行的情况。还有文集、笔记等,或多或小,都有有关医药内容的记载。

  这些大量的医学史科的积累,和医家传记的收载,理应导致医学史学科的创立。但是,中国医学史学科,却以艰难的步履,迈过千百年的岁月,几经沉浮,始告创立。这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传统思想不无关系。千百年来,人们在思想上,只知道尊孔读经,热心仕途,而轻视科学技术,视医学为末技,把医家列为百工之列,称为“医工”。不屑于为末技医工修史立传。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在正史中无传,.就是一个例证。不少医药史实,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湮没,难以查考。有如扁鹤.的祖籍,.千百年来争论不定。然而,中医学毕竟与中华民族的生存休戚相关。因此,史官修史不得不收载一二。文人着述,多有记述。其目的,或为自身文体的需要,或为表示作者见闻的广博。但是,在客观上,却为医学史的研究保留下了大量的可贵的医药史料.

  医学发展史表明,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家的活动。因此,医学家传记的研究,,在医学史研究中最先得到注意和重视。《扁鹊仓公列传》的问世,就是明证。它虽然仅仅是两位医家的合传,还不足以称为医学史研究的专着,但是,它毕竟掲开了医学家传记研究的序幕,标志着以医学人物为中心的医学史研究的萌芽,形成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特点。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二、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从晚唐到明正德年间,公元875年至15订年。仍以医学家研究为主。但是,"已从个别的列传,发展为众多医家的合传。其代表作有:唐甘伯宗的《名医传》,明李濂的《医史》。同时扩大了研究的范围,留意于专门史钭的总集。有如疾病史。

  医家传记的研究。最早的专着应为唐甘伯宗的《名医传》。甘氏生于中唐时期,《名医传》约成书于晚唐.,可惜早失。据范行准的考证,《名医传》最早着录于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11年),王尧臣撰的《崇文总目》中,载有“《名医传》一卷,甘伯宗撰。”《新唐书艺文志》同,惟作七卷。_据熊宗立的《医学源流自跋》称“唐甘宗撰历代名医自:三皇始而迄于唐代,绘列成图”原书是图在文前,赞在文后,共载医家116人范氏认为在张旲《医说》中保存着《名医传》的原本,诚如郑樵所说“名亡实存”。这种有图有赞的文体,已较仅是记述而不评论的文体,在医学家传记研究中前进了一步。

  《名医传》的问世,表明医家传记的研究,已从个别的列传,发展为众多的合传,标志着以医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研究初步形成,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医学史研究的进程。范行准曾对《名医传》的流变作了探讨,认为《名医传》,'曾改名为《历代名医录》,或改名为《名医大传》。飞历代名医录》后又改为《历代名医图》由其演变流传的约有四类。1.依仿《历代名医》之名的,有宋党永年的《神秘名医录》。2.沿《历代名医》之称的,有宋张晃的《医说〉〉卷一《三皇历代名医》。宋周守忠的《历代名医蒙求》二卷。元陶宗仪的《辕耕录》卷二十四《历代医师》。明熊宗立的《历代名医图姓氏》。3.据《历代名医录》而充医家姓氏的,有宋许慎斋的《历代名医探源报本之图》。

  明熊宗立的《医学源流》。明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卷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明李梃的《医学入门》卷首《历代医学姓氏》。清陈梦雷的《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此外,属于名医合传的范畴,还有宋赵自化的《名医显佚传》,已佚。宋.魏了翁的《医学随笔》,收录历代医家,上自三皇的僦货季,下迄宋代的刘翰,计142人。所录医家仅有姓名而无事绩,但其人数超过二十四史的记载,可资研究历代医学发展的参考。

  《医史》,明李濂撰,十卷。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刊行。该书采录历代名医,自医和至自李杲,见于史传的55人,又采诸家文集所载,从宋代张扩至张养正,几十人6其中张机、王叔和、王冰、王履、载原礼、葛应雷六人。史无记载,李氏为之补传。毎传之后,各附论断。李氏自序称“医史者,佘辑前史所载方技列传,以为学医者之正宗也”,可见其编写的目的。李氏以《医史》命名,表明作者已认识到医学家与.医学史发展的关系,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而称为“学医者之正宗”。该书内容,虽然仍为医学家传记。但是,已能根据医学发展中的贡献而立传,不因袭前人。对于贡献大而又正史无传者,都为之补传,如张机等六人。各传之后,附有论断,标志着以医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学科的形成。并对后世医学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医学专题史料的搜集李昉等修纂的《太平御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它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类书,采用典籍1690种,还有不着目录的诗词文赋等,保留下桊汉以前部分佚书的内容,卷七百三十八至七百四十三,《疾病部》一至六卷,为有关疾病的论述,采撷广泛,内容丰富,.惜未加整理编次。但是,这部分有关疾病史料的总集,可以说是开创了后世疾病史研究的先河。

  这一时期,甘伯宗《名医传》专着的问世,表明医学家传记的研究,再也不是史书、文集等附属的内容,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它促进了后世研究医学家传记的发展。同时扩大了研究范围,有了专题史料的搜集,突破了单纯研究医家传记的格局。李濂的《医史》,已将医学家传记的研究与中医学发展进程相结合,而且有述有评,形成了以医学家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史学科。

  三、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从明.嘉靖(公元1521年)至193年。医学史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医学家传记的研究,深入到探索中医学发展的规律,.如郑文焯的《医故》。.特别是第一部较系统的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学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史学科的成熟和确立。开展了专科史的研究,注意到介绍西洋医学史。凡此无不表明,中国医学史作为-门学科正在日见成熟,而且建立了组织,创办了刊物。

  学术研究。郑文焯的《医故》,刊行于1891年,书分上下两卷。在《原医篇.》中,论述了医之定义、巫医关系、本草命名,探讨了本草、内经、难经等着作的版本源流,考订了古今剂量的异同,提出了医之门户分于宋,考定了孙思邈的生卒年,凡此等等,已突破专事收载医学家传记的格局,涉及医学发展规律的考察。或考竟源流,或订正错讹,或直抒己见。无论是从撰写的体例,史料的选择和应用,史实的分析和议论,均较前人略胜一筹,表明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i因而,该书在中国医学史学科的创立过程中,是一部不能忽视的医史专着。

  《中_度学卑》陈邦贤撰,1919年写稿。由上海医学书局出版,商务印书馆印行第二版,日本医史学家山本成之助将该书译成日文出版,改名为《支那医学史》。1957年,商务印书馆再次出版修订第三版。该书以朝代为纲,从各个历史时期,考察医学发展的历程、医学成就、医学人物、医学着作,以及西洋医学的传入、疾病史等。特刖是,收载了太平天国、北洋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医政史料,使该书成为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医学通史,标志着中国医学史学科日见成熟。

  专科史的研究。何霜梅的《中国药物学史纲》,为第一部药学专史。丁福保的《西洋医学史》,打开了学习西洋医学史的窗口。表明医史学界已认识到研究中国医学史必需了解西洋医学史,并加以相互比较研究。

  这一时期的医学史专着,主要的还有:王宏翰的《古今医史》(1697年),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考证》(1723年),丁福保的《历代名医列传》(1909年),王吉民的《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I928年),许明斋的《历代名医传略》(1916年),王吉民、伍连德的《中国医学史》(1932年)等。

  建立组织。1935年秋,由壬吉民等发起组织“医史委员会”,1936年2月宣告正式成立,1937年,更名为“中华医史学会”,会长王吉民。

  创办刊物。193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创办“医史专号”,共计9期,其中中文5期,英文4期。

  四、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自1938年到现在。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初次繁荣。1938-1949年9月在医学史界前辈的努力下,I947年,创办了《医史杂志》,

  自1947年至1948年,共刊行了3卷5册。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会议,创建了第一个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主要的著作:李涛的《医学史纲》,李延安的《中外医学史概论》范行准的《明季西洋传入医学》、《中国医学预防思想史》等。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歧视、消灭中医的政策,使医学史的研究也举步维艰。

  2.再次繁荣。1949年10月至1966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了党的中医政策,使中医事业得到新生和发展,医学史的研究也得到重视和复苏。随着《医史杂志》的复刊,各种中医杂志也多开医史拦目,活跃了学术空气,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探讨医学起源、医家评价等问题。医史专著日见增多。1950年,中央卫生部决定医学史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科目,举办了医史髙级师资进修班。各省市相继成立医学史分会,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三个。

  3.停滞不前。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中华大地掀起了“文化大革命”浪潮,带来十年浩劫,造成学术界万马齐喑,医学史的研究也停滞不前。

  4.全面发展。1977年10月到现在,十年动乱结束后,给学术界带来复苏的生机上,召开“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医学史学术会议”(后改为第四次),标志着医学史界的再次繁荣和发展。在组织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医史分会,现有14个,还成立了少数民族医史组。还有其他专业的和个人的研究会。如李时珍研究会、药学史学会等,每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医史论文不断增加,约500篇左右。着手编赛《中国医学通史》,医史着作,不断问世。加强了医学史教育,培养了医学史研究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医学史界也加强了中外学术的交流,1992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国际中国医学史学术会议。

  五、结语

  虽然中国医学是除了西方医学系统之外的另一个独立医学体系,但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也是因为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有历史上杰出人物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中医才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它,让中国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7. 3000字药学论文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就业方向:药学成人高考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生产与营销、新药研制开发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及与药学研究、管理和教学有关的工作。

8. 药物的论文

(一)老龄化因素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医疗相关新产品及技术不断应用,控制医疗卫生支出不合理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

就中国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产生巨大影响,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再叠加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导致我国的老龄化进程速度较发达国家显著加快。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医药行业来说,解决医疗需求增加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成为老龄化背景下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医保收支增速

从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行业增速和医保收支的增速密切相关。2004年至今,医药行业先后经历了医保扩容带来行业高速增长阶段、行业政策多空交织下的行业降速阶段以及当下医保控费进一步趋严带来的行业分化阶段。

后续随着医保资金压力渐显,控费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行业内企业或将面临持续的压力和分化,研发管线产品储备丰富、拥有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的企业将有望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实现较好的发展。

(三)政策影响

医药行业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也是受到政策监管最为严格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各项政策密集颁布,主要围绕保证药品供应、加强质量控制、鼓励企业创新、加大医保控费等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9. 药物毕业论文

每一个学校甚至不同的专业毕业论文的字数都不一样的,比如我当年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就是最低一万五,但是很多文科专业的只要六千字。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期刊级别从高到低(期刊的级别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