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文学论文家乡抗日论文(家乡抗战历史)

家乡抗日论文(家乡抗战历史)

发布时间:06-11 12:25编辑:小编归类:文学论文

1. 家乡抗战历史

“船王”包玉刚:勤俭自立 爱国爱乡

从古至今,除了秉承“诗书传家久”的书香世家,不少商人家族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宁波镇海横河堰包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横河堰包氏原籍安徽,北宋孝肃公包拯为其祖先。包拯长子包绶的六世孙包元吉官至南宋翰林院待制,是包拯子孙中由安徽迁往江浙的第一人。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之后,沿海港口城市宁波从商者日众,包氏后人大约从此时开始涉足商业。据宁波天一阁藏《包氏家谱》记载,包拯第二十世孙包奎祉偶拾巨金后将财物奉归原主,失主为感谢他,邀请他一起前往福建经商,包奎祉“由是获利起家”,家道蒸蒸日上,他即是号称“世界船王”的包玉刚的太祖父。

包玉刚(1918年—1991年),原名包起然,16岁随父亲包兆龙在武汉的自营鞋庄工作,抗日战争后转而从事金融业,1955年开始在香港经营海上航运贸易。由于他善于分析世界经济动态,又有曾在银行工作的背景,至1980年,其名下已拥有200艘商船,排水量总计2000万吨,居世界航运业之首,时称“世界船王”。

包玉刚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好学、自律分不开。在武汉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学习金融管理。在香港时,他每天晚饭后学英语,还常向女儿请教英文的日常用语。他的座右铭是“持恒健身、勤俭建业”。包玉刚非常重视体育锻炼,每天都坚持跳绳两百下、游泳半小时,还送给经理级的下属每人一根跳绳,希望大家都学他多运动。论及勤俭,包玉刚曾劝勉少女时期的大女儿,希望她不要在物质上耗费太多,他说:“记住,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摆阔的,有鞋穿就不用买鞋。”他自己常穿着一件补过好几次的破旧毛巾衣去游泳。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他说,航运管理千头万绪,需要集中精神应对,因此“私人生活要有纪律,有条理”。

包玉刚与妻子黄秀英共育有4个女儿。包玉刚教育女儿们,女性一定要自立自强。他对大女儿包陪庆说:“陪陪,在这个世界上,男也好,女也好,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双脚站立,都要经济独立,一辈子不要靠父母和家庭背景,不要依赖丈夫和别人。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多读书,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好独立谋生。”今天,包玉刚的女儿们继承了包玉刚所开创的事业并发扬光大,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包玉刚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爱国爱乡的情怀。他在内地广做慈善,捐资修建了北京兆龙饭店、宁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等。自1978年始,包玉刚即与国内造船企业签署协议,订制多艘船只,推动中国船舶业走向世界。包玉刚叮嘱女儿们要热爱祖籍国。他说:“无论加入了什么国籍,无论成为哪个国家的媳妇,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父亲包兆龙去世后,包玉刚为父亲的青铜塑像题辞,亲书包老先生遗训:“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在怀念父亲的同时,也向世人表达了自己“不忘父母之国”的心愿。

包玉刚去世后,包陪庆带领妹妹们继续为宁波大学捐资修建教学楼、设立各类奖学金,她还受邀成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二届理事,捐资让1万名四川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复明手术,将父亲生前的慈善公益事业持续下去。

2. 家乡抗战史手抄报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3. 家乡抗战历史演变

我的家乡徐州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中涌现的勇挑重担,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前仆后继,与敌人血战到底。同时体现了军民同心,众志成城。淮海战役中,包括安徽人民在内的解放区人民提供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是人民解放军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相上前线,妻子送丈夫、男青年推迟婚期当支前民工的动人事迹,在中外战争史上谱写了旷古未见的人民战争的壮丽诗篇

4. 家乡抗战史的论文怎么写

太行巍峨,松柏长青。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山西省阳泉市,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

百团大战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1997年7月,百团大战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470幅,实物2000多个,雕塑、景观10余个。馆内分为上、下两层,展览共分序厅、“号角吹响”“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 永载史册”、尾厅8个部分,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

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发起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它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重要意义。

5. 抗战时期家乡人民的抗日事迹

1,小英雄王二小,他把敌人带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帮助八路军战士消灭了敌人。

2,小英雄雨来,他机智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安全转移。

6. 家乡的抗日英雄故事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战士。地主恶霸胡汉三要杀害红军家族,潘冬子为掩护乡亲们撤退,不幸壮烈牺牲。

为了给妈妈报仇,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

他和小伙伴给游击队送情报,特别值得传颂的要属他巧妙运盐的故事了。

为了逼迫山里的红军,敌人在山脚设了哨卡,山上的红军游击队已经断了好几个月的盐,潘冬子@爷爷一起下山,去乡亲家取盐,拿到盐,怎么才能安全通过敌人的哨卡、把盐顺利带上山呢?潘冬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水灌进有盐的竹筒里,让盐化成盐水,他又把盐水倒在自己的棉衣上,就这样巧妙地通过了敌人的哨卡。和爷爷顺利返回山里后,潘冬子把棉衣脱下放进水里揉了又揉,让渗进棉衣里的盐重新融化到水里,他再把那水倒进锅里,水煮干了,锅里只剩下白花花的盐。就这样,潘冬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红军没有盐吃的困境。

后来,潘冬子加入了红军的行列,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7.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家乡

11月下旬,杨靖宇率领军部教导团和一师一部出发,一路专拣山路、险路、小路行进,昼夜兼程,大踏步地向南跃进了二百公里,进入宽甸境内,很快就联系上了当地的一些抗日山林队,组成了一支五百余人的队伍,于28日大白天,突然攻下了距河里已有千里之遥的宽甸县步达远街。该镇是进入辽东半岛的门户,距离敌伪统治的心脏城市之一奉天也不过数百里,杨靖宇的突然出现,立即引起了整个南满震动。

大连、奉天等地的日伪政权紧急“询问”奉天的于芷山,刚刚打下步达远街的是不是杨靖宇?如果真是杨靖宇,奉天军将采取何种措施,以维护辽南的治安?这时杨靖宇正站在步达远街头,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他说:同胞们,我就是杨靖宇,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就要分兵西进和南下,解放辽东半岛,光复沈阳!群众一片欢呼声。

于芷山接到所有这些“询问”和报告,急得热汗直流,面呈菜色,急调驻防奉天的伪军前去“讨伐”,此时他不能不相信这支千里南下的抗日军就是杨靖宇的部队了!

开完群众抗日大会,杨靖宇率部“南下”,一路急行,给当地的汉奸造成了一种他真要南下辽东半岛的强烈印象。汉奸们立马将事情报告给奉天和大连,于芷山和大连日军空前紧张起来。杨靖宇南进了数十里,突然掉头进入山林,折向西北,两天一夜行进了三百里,悄悄到达本溪城外。12月未的一天深夜,一军远征部队联合当地的多支山林队,对本溪郊外的日本碱厂发起了突袭。一时本溪城里城外,枪声响成一片。

本溪是辽东重镇,与奉天近在咫尺,奉天的城防军已被于芷山派往辽南,城中除了伪警察就再没有了别的兵力。于芷山再也“镇静”不下去了,杨靖宇敢打本溪,就有可能出奇兵突袭奉天!他当即急令“讨伐”东边道的敌军回师辽南、本溪、奉天各地,布署防御,不让杨靖宇再“有机可乘”。至此,伪奉天、安东两省1935年度的“秋季大讨伐”再次以失败告终。

1936年1月上旬,杨靖宇率部胜利返回河里根据地。从1935年的8月到12月,不到五个月内,杨靖宇孤军南征,在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迂回行进两千多里,东至中朝边境,南到辽南,西到本溪,到处开花,创造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史上极为光辉的一章。

8. 家乡抗战历史简介

米春泽的故乡是湖北省广水市。 因为米春泽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到他的祖籍地在广水市,而且广水市官方网站也介绍了米春泽是该市的杰出代表之一,证明米春泽的故乡确实是广水市。 广水市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素有“江汉明珠,小宛(湖北省古代小国名)明珠”的美誉。广水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名人故乡,有不少知名人士和艺术家都是广水市的出生地或居住过的地方,如著名诗人杨煜、抗日将领李卓峰、歌唱家苏秀波等等。广水市还以豆腐脑、南瓜塞肉、鸭皮卷等特色美食而闻名。

9. 家乡的抗战历程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河北冀中平原的斗争故事。而地雷战则发生在山东海阳,其中,当年以妙布地雷令敌闻风丧胆的基干民兵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还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战争教学片《地雷战》就是据此拍摄而成的,民兵队长赵虎的原型(即赵守福、于化虎名字的缩写),其就地取材发明自制火药、石头雷、头发丝雷、子母雷、连环雷等均有详细记载,胶东的地雷战显神威名不虚传。

10. 家乡抗战历史事迹

答:刘湘说:“日寇一日不离开中国,川军一日不回川”,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

11. 讲述家乡的抗战英雄

让我们向革命烈士致敬!

1、陈文杞 190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黄埔五期,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参谋长,在1941年五月九日陕西台寨牺牲。

2、王鸿章是建阳县(今建湖县)一区湖丰乡陈圩村人,1898年生。他父亲王文茂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家种田。王鸿章在他父亲亲切的教诲薰陶下,懂得做人的道理与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   1940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八路军和 新四军在东台县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后,解放了盐阜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日救国。各县区都组织了地方武装,乡村建立民兵队伍组织模范班。建阳县一区区委任命王鸿章为湖丰乡民兵中队长。他为了扩大民兵队伍,首先动员大儿子王传志、媳妇祁东宝、二儿子王传中、三儿子王传爱、侄儿王传树、王传亮、王传如等参加民兵队伍。另外还有十多名青年亦被动员参加民兵组织。21名战士中,王氏家族几乎占了一半。因而有“王家将父子兵”的美誉。王鸿章对自卫队员非常重视思想教育,除讲说保家卫国的道理外,还经常把自己的射击“绝招”向他们传授,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1941年秋,盘踞在沿荡地区的国民党挺进中队的土匪武装200余人窜至湖丰乡一带抢掠骚扰时,王鸿章率领民兵予以袭击,打死打伤匪兵11人,大部分匪军吓得仓惶逃走。   1942年4月5日清明节的上午,驻扎在湖垛的日伪军50多人到建阳北边的廖家沟一带“扫荡”。王鸿章闻讯后,立即带领队伍埋伏在杨庄桥口,待敌人靠近时,他开了三枪。三发子弹击毙了三个敌人,吓得日伪军不敢露头就沿着河坎溜走了。   4月14日,湖垛日伪军在小队长木木田率领下到建阳北边一带“扫荡”,当他们来到杨家小圈子时,一个日本小头目爬上一户人家屋顶拿着望远镜向远处观望目标,被王鸿章一枪击中滚下屋去。吓得木木田不知所措,慌忙地撤兵逃回据点。   这年6月13日,驻在湖垛的伪军支队长王克良带领伪军30多人到湖丰乡扫荡,遭到王鸿章民兵队伍的伏击,王克良被王鸿章一枪当场击毙,其余伪军吓得溜走了。当地群众对伪军恨之入骨,在气愤中把王克良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大树梢上示众。伪军撤退后,慑于王鸿章的威名不敢前来报复。王克良被割头示众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大快人心。此事被王克良的亲戚在西荡顽韩二十九支队任副队长的张独膀子知道了,他决心为王克良报仇,采取以牙还牙的方法,带领几十名匪军到湖丰乡来找王鸿章报仇。凑巧这天王鸿章带领民兵队伍到区里开会去了,张独膀子气愤地命令匪军先放火烧毁了王鸿章家的房屋,并抓走了王的父母亲溜回西荡去了。建阳县委得知此消息后,便通知高作区委采取紧急措施,把住在高作前后庄子上张独膀子的亲戚与在他部下当匪军的家属十多人抓起来,迫使张独膀子派人谈判。张独膀子放回王鸿章的父母亲后,高作区委遵守诺言将张独膀子的亲戚与匪军家属亦释放回家。   1943年春,日伪军集中一万多人,对盐阜地区进行梳篦式的第二次大扫荡,曾几次侵犯建阳,妄图派军长期占领。王鸿章见敌人立足未稳,便率领民兵中队在晚间采用,东放一枪,西放一枪,迫使敌人捉摸不定,被闹得寝食不安,没住几天就撤离建阳了。   王鸿章威震敌胆,成为驻在湖垛的日伪军与荡西的顽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千方百计想除掉他。而王鸿章为了保家卫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同敌人作战时他总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得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1943年秋建阳县县长树海、县委书记金韬在高作召开民兵大会时,得知王鸿章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走不便,经研究,除请本县名医为他治病、授予他“抗日英雄”光荣称号外,并奖励他一头大毛驴与一支小马枪。让他骑着毛驴巡逻,更好地打击敌人。   1945年2月下旬,盐城专员公署在阜宁县召开盐阜区首届民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663人,王鸿章就是骑着毛驴、背着小马枪、腰挂盒子枪,威风凛凛地去出席会议的,特别引人注目。新四军三师师长还在大会上对大家作了介绍,说他就是建阳县的民兵抗日英雄、神枪手王鸿章,会场上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1945年5月15日,王鸿章奉命带领民兵队伍去沿河区参与配合区队,袭击到五区西马沟抢掠的湖垛伪军。在战斗中被王鸿章打死三名伪军。就在此时,湖垛伪军增援部队一个连赶到五区,他们除用机枪扫射外,还使用小钢炮猛轰。王鸿章不幸腿部被机枪子弹打中。区队同志和王的长子王传志要背着他后撤,他不同意,说:“敌人人多势众,你们赶快撤,我反正不行了,留下来拖住他们,不然你们就走不了了。”他边催儿子快走,边只身卧伏在一坟滩旁阻击来犯之敌,为区队赢得了转移时间。伪谍报队队长孙某也是神枪手,他得知对方是王鸿章时,知其负伤,便绕到坟滩后开枪击中王的腹部。这时敌人像潮水般包围上来。王鸿章忍着剧痛又开枪打死七名伪军。他看枪中仅剩一颗子弹时,毅然对准自己的胸膛开枪射击,倒在血泊之中为国尽忠。敌人为了泄愤,将王的尸体运至湖垛肢解示众。抗战胜利时,伪谍报队长孙某被逮捕至建湖伏法,大快人心。   同年6月10日,建阳县委在湖丰乡召开了有两千多人参加的“革命烈士王鸿章追悼大会”。县长杨兆雄在大会上致悼词,号召全县人民向王鸿章同志学习,学习他敢于牺牲的。   1946年6月17日的特以“王家将 父子兵”为题介绍并表扬了王鸿章带领全家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湖县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鸿章乡以资纪念。并在王鸿章牺牲的近湖镇东冯村与王鸿章家乡湖丰乡建阳镇成墩村,分别建立王鸿章烈士纪念碑。如今王鸿章纪念碑已成为建湖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郭志雄,惠安人,回族。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是第六期学员。闽海战事爆发,新婚才一个月的郭志雄提前返回部队参战,最终壮烈牺牲。

1941年4月21日,福州沦陷。日军占领福州后,下一个目标是“向古田进扰,震撼闽北”。若目标达成,则师出仙霞关、杉关,可切断浙赣铁路线,又可与浙东及南昌的日军连成一片,握有中国东南之半,届时中国军队更无险可据。

时任福建第一纵队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满腔热情对将士们说:“爱国,就要勇于为国献身。”众兵士群情激昂,振臂高呼:“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5月上旬,第一纵队装备团2850人誓师出发,奔赴前线。

21日上午,日军42艘汽艇载着第48师团吉田联队晋町部队1500多人,从福州溯江而上。日军的行动计划是,一路人马在白沙登陆向大湖开进;另一路经大小北岭向大湖进犯,两路在大湖汇合后再向古田推进,继而直取闽北重镇南平。

白沙乃中国军队给养补充之地,第一纵队紧急组织抢运白沙的军粮器械。是晚,白沙的运输线被敌军切断,前方军粮供应告荒。南平工人学生连夜穿扎包装,20万块光饼和征东饼及时运达前线,中国将士得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第一纵队司令李良荣和装备团团长肖兆庚根据战场情况和敌我态势,决定“将日军诱向大湖,然后抓住战机,各个击破”。5月23日早晨,从白沙登陆的300多名日军在闽侯秦洋与装备团第七、八连展开激战。为将日军诱向大湖全歼,装备团仅以小部队在此与敌人相持。

双方激战数小时后,李良荣命令部队撤退,欲与日军决战大湖。日军因被阻击数小时,已是极度疲惫,又误以为中国军队已被击溃,遂急向大湖集中。

喋血大湖

24日晚,日军到达大湖,在大湖店、寨上、郎官、后塘、衙门等邻近村庄住下。当一营中国军队从江洋向大湖搜索前进时,民房内的日军还在酣睡。中国军队乘敌不备,立即展开战斗,猛力向前冲杀,立时毙敌百余人。

奇袭成功,将士们欢欣鼓舞。中国军队进入攻击位置,准备反攻大湖。日军进村后,屠杀村民,强占房屋,奸淫妇女,大湖百姓义愤填膺,纷纷赶到第一纵队报告敌情,争作向导。

25日凌晨,一支20多人的中国突击队悄悄集结起来。出发前,郭志雄头戴战盔、手持冲锋枪,凝视着整装待发的敢死队员,说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敢死队,随我前进!”

突击队首夺江洋通往大湖的要道寨上关,随即向敌军主力所在的双髻山进攻。驻村日兵睡眼惺忪,黑夜中不知中国军队有多少,一个个仓猝逃跑。李良荣指挥两翼部队迅速前往接应,在村口击毙敌近200人。大湖西面高地的日军炮兵见状,急忙开炮猛轰,掩护村内日军撤退。

上午6时许,郭志雄身先士卒,率众冲击西面高地。当跃至山腰那片开阔的洼地时,日军猛然集中了火力急射。“哒哒哒……”带头冲锋的郭志雄忽然弹跳起来,一串机枪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在士兵们的惊叫声中,郭志雄摇了摇身子,连呼两句“前进!前进!”,然后倒地。

为了纪念这位烈士,大湖人民把他的牺牲地寨上关改名为志雄关。

官兵们见副团长壮烈殉国,无不满怀仇恨奋不顾身。将士们一边高呼着:“为郭副团长报仇!”一边如潮水般冲向敌阵。第6连上士班长黄波首冲敌阵,望见敌人小钢炮两门,奋勇往夺,与敌兵肉搏5次仍相持不下,遂自爆手榴弹和敌炮俱毁。第4连中士班长骆高升,突破寨上敌阵时,与10多个日兵格斗而死。

在中国军队的勇猛冲击下,日军全线溃退,向白沙方向逃匿。

至此,中国军队取得了大湖战役的最后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共击毙日军700多人,俘虏20多人,宣告驻闽日军与浙、赣日军联络的企图破产。此后,日军被迫退守福清、长乐、连江、福州等处,再也未能深入福建内地。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平水库论文(清平水库论文范文) 高中数学建模论文如果写,怎么确实文章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