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管理论文土壤化论文(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的论文)

土壤化论文(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23:25:08编辑:小编归类:管理论文

1. 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的论文

马奇英,国际著名土壤化学专家,主动放弃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身份,选择加盟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特聘教授。

1981年,刚恢复高考没几年,马奇英便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马奇英并没有停止求学的脚步,于是她便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土壤环境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马奇英勤奋刻苦,严于律己,在学业方面丝毫不敢放松。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科研学术能力也随之提升。

硕士毕业后,马奇英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专业并没有改变,依然是土壤环境化学。

纵观马奇英教授从本科到博士的整个求学过程,其专业几乎保持一致,这也为她之后在这个领域深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博士毕业后,马奇英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自然资源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断巩固提升自己的科研学术能力。

随后于1994年加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历时10年时间从一名助理教授成为正教授职务。

马奇英教授在佛罗里达大学任职25年,有着丰富的科研学术经历。在此期间发表SCI论文近40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数量也很多。

比如2篇《Nature》,40余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国际环境领域顶级刊物)。同时还出版了30多部全英文学术专著,拥有5项美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专利。

所以马奇英教授才一步步成为国际著名的土壤化学专家。

2020年,马奇英教授选择放弃美国高校终身教授身份,全职加盟浙江大学,既是对浙江大学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我国发展和未来的高度认可。

相信将来,像马奇英教授这样的优秀人才回国发展的人数还会持续增加,我们也欢迎全球优秀人才到中国发展,共同把中国建设得越来越好。

2. 关于土壤环境的论文

第一段:开篇点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转变。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段:过渡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第三段:分论点1──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同等重要的,我们要摈弃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引领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我们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规划长远、放眼未来,护一山碧绿,守一方净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生态环境保护惠及子孙后代长远发展。

  第四段:分论点2──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仅是思想的转变,更是党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长远规划,必将引领中国迈向新境界。

  切实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就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第五段:分论点3──切实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民生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事情,我们要急群众所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希望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激发着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同一片蓝天、同一座青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

  第六段:总结全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

3. 土壤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制约因素

1、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的严重退化,从而导致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6、地下水位下降。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

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中国废渣年产生量已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国积存量为66亿吨,人均6吨废渣。

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为6000万吨/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个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之中。仅北京三环、四环路之间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过7000亩。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中介。与此同时,也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等,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扩展资料:

报告展示了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的多组数据。

从大气环境来看,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污染程度有所减轻。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达标,同比增加22个。

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为79.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同比下降0.3%;PM2.5浓度同比下降9.3%。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峰值浓度、污染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明显降低。

在水环境状况方面,报告显示,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珠江等10大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重点湖库水质有所好转,水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总磷仍是重点湖库的首要污染物。

在土壤环境状况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4. 土壤环境保护论文

1. 土壤条件 茶树属于喜肥的树种,所以种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种植茶树前对田地翻耕两次,第一次翻地深度达到10..

. 2. 幼苗管理 茶树一般种植的幼苗会同时种植3~4种,按面积大小来选择,50亩以下就3种,50亩以上就是4种..

. 3. 后期肥水管理 茶叶树由于根系偏浅,所以队医干旱和湿涝抗性都不强。一般夏季一定要经常施水,但是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

. 4. 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叶树常需要做的,不过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较旺盛和长的比较大的草,毕竟几十亩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过来...

5. 土壤环境问题论文

土壤温度会随着地表附近气温的变化而呈现季节性起伏和昼夜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周期性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影响,土壤温度也有相应的变化。土壤温度的年际变化表现为正弦函数,且温度的变化幅度(正弦波的振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到了某一个深度,可以认为振幅近似为0。

可参考代成颖、高志球《两种土壤温度算法的对比分析》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6. 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的论文范文

植物不发芽说明有可能坏了,也有可能和土壤水分环境有关系

7. 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的论文题目

(1)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引的贵州发展之路。贵州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加强绿色宣传,培育绿色文化等于途径,探索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2)以解决环境问题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针对贵州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和行业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等严峻的现实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需要采取较真碰硬举措,坚持铁腕治污,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处理、乡村环境整治的五场保卫战役。同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系与制度,提高“废物”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守牢“两条底线”为指导的生态系统保护贵州保护生态环境上,始终坚守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维修,重点开展十大生态修复试点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图构建生态廊道,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美富共赢。

(4)以强化制度落实为举措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①首先,健全生态环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监管各项工作,形成共商、共促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合力。其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②全面实行和(湖)长制,出台多个率先全国的地方性法规与制度。③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相关制度,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出台“两把利剑”“两个问责”,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环境督察全覆盖。

8.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

科学家们发现,不同的母质是形成不同土壤的基础,这就是黄土、红土、砂土、黏土等多种土壤形成的内因之一。

气候对土壤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对成土作用的影响很大。高寒地带植物生长缓慢,有机物积累很少,母质化学作用也慢。科学家们发现,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可增加2~4倍。气候影响可使不同地带上同种母质发育的土壤有巨大的差异。比如在温带,自西向东大气温度递减,依次出现的是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在东部湿润区,由北向南热量递增,土壤依次分布为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

生物是影响土壤生成的最活跃因素。生物包括地上和地下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生物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能把分散在母质、水体、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吸收起来,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质,从而改造了母质,提高了土壤肥力。

地形虽然不能提供任何物质和能量,但地表形态、坡度、高度、坡向等差异,都会引起热量和水分的重新分布,使相同母质产生的土壤有差异。比如我国天山托木尔峰南坡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荒漠和草原景观,由山脚向上3000米的土壤依次为棕漠土、棕钙土、栗钙土、亚高山草原土;而北坡属温带半湿润气候,由山脚向上3000米的土壤依次为黑钙土、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一座山就有这么多种土壤类型,足见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有多大了。

时间是土壤发育和演化的必要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不断发生、发展和演变。

在五大成土因素之外,不可漠视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发展的作用。精耕细作,合理灌溉,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反之,过度开垦,粗放耕作,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土壤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注意研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土壤加速退化所产生的恶果。毁林开荒使水蚀严重,造成频频发作的泥石流;灌溉不当使大面积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使产量锐减甚至绝收;过度开垦引起风蚀严重,使持续不断的沙尘暴频频席卷中国的北方。

随着土壤科学的发展,学者们认为火山的活动、地震、新构造运动都是土壤形成的深层次因素。比如在第三世纪末隆起的青藏高原,就以她平均海拔4000米的身躯和万千条“血脉”冰川,挡住了肆虐的季风,沃育了下游的良田,使中国东部地区湿润丰饶,而有别于同纬度地带欧亚大陆内陆那干旱少雨的沙漠戈壁。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论文叫作品(毕业论文作品是什么) 卡帕的代表作(卡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