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管理论文禅宗画论(禅宗画家)

禅宗画论(禅宗画家)

发布时间:2023-06-12 22:50:17编辑:小编归类:管理论文

1. 禅宗画论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莫是龙、陈继儒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文人画”分为南北两派。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读万卷书”正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诸家,这种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八十而不辍,伴其终生。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2. 禅宗画家

        阎义春 男 1953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岭南美术院院长。

他的山水画高度浓缩了禅的智慧,蕴含著丰富的佛心、禅韵、诗情,对禅宗审美感悟有独特的理解。其画面中透出的空灵与禅意,极具个性魅力。

3. 画禅室论画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松江华亭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正如李志敏所说:“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作品《戏鸿堂帖》(刻帖)。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4. 禅宗人物画

李存忠,1949年生于河南商丘市,现居北京,是一位与佛结缘的中国著名禅佛书画大师,国礼书画家,福字创始人。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取得了骄人成绩,其作品从1972年起在全国和省市级大赛中多次获奖,许多作品被国家有关部门以国礼赠送,尤其近年来更专注于佛教人物画,他广览佛教圣地,走遍古刹名寺,拜访主持、方丈。通过自己聪颖的天资和对艺术的感悟,开始了佛教禅宗书画道路。

5. 禅宗书画

唐代僧人从谂禅师(778~897)住赵州观音院(今石家庄赵县柏林禅寺),人称“赵州古佛”。史载:有僧到赵州参拜从谂。师问二新道:“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何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问:“吃茶去!”

从谂禅师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为禅林以及茶文化一大著名典故。因茶能清心,在“人我同心,心我同体”的气氛之中,易于进入禅茶的真实境界,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由于其高深的理念和深刻的意境,对中国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吃茶去”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

不论是中国茶道,还是从中国传续过去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其思想背景皆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皆为“禅”。茶道是从禅宗而来,同时也以禅宗为依归。有学者研究表明:佛教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出现重大变化,产生最重要的流派——禅宗。禅宗强调“顿悟”,它以通过寺庙茶事活动,追求“清、寂、和、敬”的思想禅境,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茶文化。

“吃茶去”成为禅林法语,更重要的是创造了饮茶意境,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所谓“智者悟禅,清茶一杯”“欲问禅,想想茶”“茶道至深,即可通禅”等正是“吃茶去”精神理念的真实体现。茶是客观物质的,但物质可以变为精神,从看得见、闻得到、品得出的色、香、味,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清静”,正是茶道之灵魂。因而有人认为,赵州茶是“禅茶一味”肇始标志。赵州茶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凡世上对“吃茶去”或“茶禅一味”崇尚者,无论是日、韩茶道组织,还是国内外茶文化机构,均以拜祭赵州古佛而自豪。只因有了“吃茶去”,才使禅学理念融入了生活;也因有了“吃茶去”,才使茶文化有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

换言之,由于“吃茶去”加深了茶文化的内涵而走向大众化,故而“吃茶去”超越了宗教、政治和思想,只管滋养人类的生命。于是,许多茶人把“吃茶去”当作是一种享受和乐趣;许多国际茶会谈论着“吃茶去”;许多国内外茶社的四壁翰墨飘香着“吃茶去”;许多茶人的名片上印上了大小不等的“吃茶去”作为励志目标;许多国内外书画名家纷纷挥墨着“吃茶去”条幅作赠礼;许多诗人的思绪跟随着“吃茶去”突然涌动起无数诗篇……其影响、其效应、其知名度已不亚于同处一地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6. 禅宗画派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江路(明为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元末明初政治人物、诗人,燕王朱棣的谋士,并为靖难之役的功臣之一。

洪武年间,明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受赐僧服而归。途径丹徒北固山,赋诗缅怀古贤,以抒志向。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听后,道:“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姚广孝笑而不语。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米万钟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深,颇有学问。其兄米万春,隆庆九年考中武进士,任通州参将;其弟米万方,在锦衣:卫任武官。米万钟于万历三年(1595年)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被授予江宁令尹,不久升任江西按察使,转任山东参政。米万钟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注重文化教育,所到之处,颇受称颂。

张瑞图(1570-1641)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

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希。

7. 禅画画家

绘画要抓住人物特征,可以理解为形体特征和神情特征。

如果画素描人物头像,首先要观察理解人物精神气质特征,如是阳刚美,是阴柔美,是神采奕奕,或是气宇轩昂等。

在学习画人物头像之前,还要研究人的头部颅骨构造,各个骨点的名称,位置。

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是先上大泥,再塑胚体,最后刻五官。

塑胚体时要分出正侧两面,顶面、底面。先把大的凸面如额头,眉弓,颧骨,鼻子,口轮匝肌等塑造出来,在此基础上作局步五官刻画。

这种雕塑思维可以运用到画素描头像中来,理论上是相近的,作画过程也类似。

画女青年头像要注意五官重点刻画,面部圆润,皮肤细腻。面部明暗调子对比较弱一些。

画男青年头像重点是画结构,宁方勿圆。

画中年男子素描头像重点是肌肉结实,皮肤粗糙,骨骼突出,画调子时要加强明暗对比。

画老年素描头像骨点明显,注重额头纹,眼角纹的刻画。

为了人物精神气质突出到位,抓住眼神,眼睛的刻画要精细,眉毛也不能勿视。嘴角的刻画也要细心。这些都是表现人物神情的关键细节。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以下素描头像习作为笔者所画,谢谢指正。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8. 禅宗山水画

黄公望生于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己巳农历八月十五日(1269年9月12日),住平江府常熟(今属江苏)县城内子游巷。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黄公望十岁左右就出继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永嘉州(今浙江温州)平阳县(今属浙江)黄氏为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黄公望被新任的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任“浙西宪吏”之职。是年岁末随迁杭州,与张闾结识。不久因身着道士服向徐琰汇报工作,被徐琰责怪,于是就辞去书吏。[7][8]

大约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到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黄公望在杭州为求仕途奔走于权豪名士宅邸,有缘近赏赵孟頫画艺并得指点,留下“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十)的诗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公望《天池石壁图》上有翰林待制柳贯题诗,其中一句是:“吴兴室内大弟子,几人斲轮无血指。”与赵孟頫往来的士人名流,不仅有高克恭、阎复等权贵,亦有众多道门名士,如倪文光、张雨等。黄公望与倪文光同在徐琰幕下为吏而交往颇多。[9][10]

至大四年(1311年),张闾任江浙行省平章,府驻杭州,提携旧识黄公望并“辟为书吏”。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黄公望随行张闾返京,在御史台下属的察院当掾吏。这是黄公望唯一一次离开江南、到达元朝最高权力中心大都。[7][8]

延祐二年(1315年),张闾以中书省平章政事之衔返江浙行省行“经历田粮”之法,黄公望随往。当年张闾因“贪刻用事”引发民乱,被元仁宗遣人聆讯治罪,黄公望亦入狱。[7][8]

黄公望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参加了全真派,并与张三丰、莫月鼎、冷谦等道友交往,隐居在常熟小山头(今虞山西麓)。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8][9]

延祐五年(1318年)至至顺元年(1330年),黄公望五十至六十二岁期间,多活动于松江、苏州、常熟一带。由于长期浪迹山川,他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他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8][9]

至元四年(1338年),黄公望结庐隐居于杭州筲箕泉,行踪不定,虞山、苏州、无锡、荆溪、吴兴、松江等地是他时常往返的地方。后其子黄德宏寻至筲箕泉,于是归富春。[8][9]

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定居于富春江。当时,他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黄公望一生结交许多禅师,其中无用禅师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结伴出游,有一次,从松江回到富春山居,无用禅师希望黄公望能为自己创作一幅长卷,黄公望答应用三年的时间,绘制一部历史巨作《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从开始创绘《富春山居图》画稿,历经数年,时断时续,直到至正十年(1350年)他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此图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禅宗山水画,它的知名度与《清明上河图》齐名,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后来被烧成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称《无用师卷》,以无用禅师的名字而命名。《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现藏于浙江博物馆。

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葬虞山西麓。

9. 禅画禅话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词语出处

方云禅画瞎堂慧远禅话云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开箱剪角(怎样剪角好看) 毕业论文的目录标题怎么弄?